HL80048.1.2 v.A 石蜡切片红氨酸(RUBEANIC ACID)铜染色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主要用途 石蜡切片红氨酸(RUBEANIC ACID)铜染色试剂是一种旨在使用标准化的化学脱蜡方法和红氨酸结合铜蛋白反应技术,分析存档中的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中铜沉积现象的而经典的技术方法。该技术经过精心改良、成功实验证明的。主要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铜分子检测。广泛用于肝组织病理生理的研究。产品严格无菌,即到即用,操作简捷,性能稳定,显色清晰。 技术背景 细胞浆里含有以结合蛋白形式的铜分子,然而过多铜分子的存在将产生毒性作用,尤其在肝脏组织,导致急性肝炎、晚期肝纤维化和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等。遗传性威尔逊氏症(Wilson’s disease)为典型肝内铜增多症。红氨酸(rubeanic acid),又称为二硫代草酰胺(dithiooxamide),分子式为C2H4N2S2,分子量120.19,一种草酰胺硫类似物(sulfur analog)的螫合剂(chelating agent),与铜蛋白具有强力亲和性。一旦反应,产生深绿色沉积,以证明铜分子的存在。与罗丹宁染色比较,红氨酸染色更为稳定持久。 产品内容 脱蜡液(Reagent A) 毫升 补水液A(Reagent B) 毫升 补水液B(Reagent C) 毫升 补水液C(Reagent D) 毫升 补水液D(Reagent E) 毫升 清理液(Reagent F) 毫升 染色液(Reagent G) 毫升 稀释液(Reagent H) 毫升 产品说明书 1份 保存方式 保存在4℃冰箱里,密闭瓶盖;染色液(Reagent G),避免光照; 有效保证3月 用户自备 小型染色缸:用于石蜡切片的去石蜡和染色操作 培养箱或烘箱:用于脱蜡或染色孵育操作 光学显微镜:用于组织细胞染色后观察分析 实验步骤 - 取出10片待测的5微米厚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注意:石蜡包埋前,组织切片须用10%甲醛4℃条件下,固定16小时,此步很重要)
- (选择步骤)放进80℃烘箱,孵育30分钟
- (选择步骤)室温下静置15分钟
- 按下表依次放进小染色缸里孵育
染色缸 | 孵育时间 | xx毫升脱蜡液(Reagent A) | 15分钟 | xx毫升脱蜡液(Reagent A) | 15分钟 | xx毫升脱蜡液(Reagent A) | 15分钟 | xx毫升补水液A(Reagent B) | 3分钟 | xx毫升补水液B(Reagent C) | 3分钟 | xx毫升补水液C(Reagent D) | 3分钟 | xx毫升补水液D(Reagent E) | 3分钟 |
- 小心移去切片上的补水液D(Reagent E)
- 小心加上xx微升清理液(Reagent F)在切片上,铺满整个切片样品表面
- 室温下孵育5分钟
- 小心移去切片上的清理液(Reagent F)
操作开始前,将4℃冰箱里的试剂盒中的染色液(Reagent G)置入室温下预热。准备1个50毫升小型染色缸,移取xx毫升充分摇匀的染色液(Reagent G)到染色缸里,加入xx毫升稀释液(Reagent H),混匀后静置,标记为染色工作液,避免光照。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 小心将切片置入xx毫升染色工作液中(注意:确保整个切片样品浸泡在工作液里)
- 在室温下孵育24至72小时
- 取出切片,小心移去切片上的染色工作液
- 小心将切片置入xx毫升补水液B(Reagent C)(注意:确保整个切片样品浸泡在补水液里)
- 在室温下孵育3小时
- 小心将切片置入xx毫升补水液A(Reagent B)(注意:确保整个切片样品浸泡在补水液里)
- 在室温下孵育3至24小时
- 取出切片,小心移去切片上的补水液A(Reagent B)
- 放上盖玻片或封片
- 即刻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铜沉积阳性细胞呈现深绿色(24小时孵育)或黑色(72小时孵育)
注意事项 - 本产品为50次操作
- 操作时,须戴手套
- 试剂具有挥发性,注意用后密闭瓶盖
- 石蜡包埋前,组织切片须用10%甲醛4℃条件下,固定16小时,否则造成样品支离破碎
- 染色液(Reagent G)具有不溶性颗粒,使用前,须摇匀,使颗粒均匀分布在溶液里
- 染色工作液不宜久放
- 正常肝或脾脏组织含有大量铜,可以作为阳性对照
- 可以使用苏木素复染试剂盒(HL80067)
- 染色完成后,即刻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
- 本公司提供系列组织细胞金属元素染色试剂产品
质量标准 |